大象脚(首层被压扁)
象脚(Elephant foot)是指打印底部几层比其余部分厚得多的问题。几乎就像材料在几层之后才纠正自己之前被挤压出来一样。

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问题可修复,因为可能的原因只有几种。
喷嘴离打印床太近
当首层喷嘴离打印床太近时,材料会堆积、被压出,表现为比零件实际尺寸更厚。若喷嘴与打印床之间的距离不足,这个问题将很难避免。
象脚通常在大约5-10层之后会逐渐校正,但零件的底部区域肯定会是错误的尺寸。
打印床温度过高
另一个导致象脚故障的原因是打印床温度对于所挤出的材料来说过高。不要在高于60摄氏度(有时仅50摄氏度)的打印床上打印PLA,但如果你这么做,打印底部可能会变形。
这是因为你将打印床设置在高于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位置。这意味着底部几层的材料在上面堆叠材料时会发生变形。虽然在较高的床温下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床粘附,但这种变形会导致象脚。
请参照制造商建议,确保你为所用材料使用了适当的打印床温度。如果你确信Z高度正确且在建议的温度范围内仍出现象脚,应尝试将打印床温度稍微降低一些。否则你可以尝试下面的建议以确保问题被消除。
使用基座(raft)

在我的标准DIY机器上我们很少使用基座,但如果象脚是持续性问题,使用基座应该能让该故障消失。基座可以解决喷嘴离打印床太近的问题,也可以修复打印床过热的问题。基座在打印件与床之间充当屏障,应该意味着你不再有象脚问题。上方照片展示了同一打印件去除基座前后的对比,下面是该打印件有基座(右侧)与出现象脚问题的版本(左侧)。

许多打印机默认使用基座以帮助床粘附,只要设置调好,基座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初始层水平扩展为负值
这是Cura中的一个功能,其他切片软件中可能称呼不同。初始层水平扩展会导致首层有更厚或更薄的扩展。较大的扩展有助于床粘附,但会增加象脚问题。将此数值设为负值可以帮助缓解在某些反复出现问题的零件上的象脚。
我们个人在遇到此问题时会使用基座,但采用此方法也应有所帮助。
3D打印“象脚”问题的修复总结
确保喷嘴与打印床之间的距离不要过近
确认你的打印床温度处于所用材料建议的温度范围内。
使用基座以完全缓解该问题。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