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壁厚

在3D打印中,外壳壁定义了打印对象的外部轮廓,直接影响结构完整性、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这些壁由围绕模型外部挤出的一个或多个连续层(线)组成。适当配置可确保最佳强度、最小化缺陷并平衡材料使用。

配置外壳壁参数

壁厚度和线数

  • 喷嘴直径依赖性:壁厚必须是一个 喷嘴直径的倍数 (或线宽)。例如,0.4mm 喷嘴通常使用 0.4mm 线宽,导致壁厚为 0.8mm(2 条线)1.2mm(3 条线).

  • 最低要求:建议至少使用 2–3 层外壳 以确保标准打印的结构稳定性并防止填充图案透出表面。薄壁对象(例如花瓶)在“螺旋化”(花瓶)模式下可能使用 1 层外壳

强度优化

  • 方向性强度:需要外部耐用性的零件(例如滑板轮)更适合通过 增加外壳厚度 而不是提高填充百分比来增强。例如,使用 0.4mm 喷嘴时可以采用 4–6 层外壳 (1.6–2.4mm 厚度)来形成坚固的外层。

  • 材料效率:外壳通常比填充提供更好的强度与材料比率,使其成为承载表面的理想选择。

高级外壳设置

壁打印顺序

  • 优化壁顺序:启用此项可减少回抽和空走移动,提高打印速度和表面质量。然而,它可能在复杂几何体上导致 Z 方向缺陷 (例如层移)。

  • 内墙与外墙:先打印外墙可确保更干净的表面效果,而先打印内墙则更强调尺寸精度。

间隙管理

  • 填充墙间间隙:设置为 “全部” 以消除相邻墙之间的空洞,增强结构连贯性。

  • 过滤微小间隙:减少在显微级间隙区域产生的团块,但可能留下细微瑕疵。

  • Arachne 生成器:Arachne 是一种周边生成器和切片算法,可提升打印质量和效率。

薄壁处理

  • 打印薄壁:允许打印窄于喷嘴直径的特征(例如,使用 0.4mm 喷嘴打印 0.3mm 壁)。这会牺牲尺寸精度但可实现精细设计。若需精确尺寸, 减小喷嘴尺寸 (例如,采用 0.25mm 喷嘴以打印 0.3mm 壁)。

Z 接缝对齐策略

Z 接缝是每层开始和结束处可见的垂直线。缓解技术包括:

  • 最尖角落:将接缝隐藏在模型角落以使其尽量不明显。

  • 最短:优先考虑速度,但可能在曲面上留下接缝。

  • 随机:不规则分散接缝,通常会产生粗糙表面。

最佳实践:使用 “最尖角落” 用于几何模型,使用 用户定义位置 用于有机形状。

外壳配置的实用指南

  1. 强度与细节:

    • 功能性零件:使用 3–4 层外壳 (1.2–1.6mm)以提高耐用性。

    • 装饰性模型:减少到 2 层外壳 (0.8mm)以获得更精细的细节并节省材料。

  2. 材料注意事项:

    • PLA/PETG:标准外壳(2–3 层)对于大多数应用已足够。

    • ABS/ASA:增加外壳(3–4 层)以抵抗翘曲和层间分离。

  3. 针对喷嘴的具体调整:

    • 0.4mm 喷嘴:默认设置为 0.8mm 壁厚 (2 条线)。

    • 0.6mm 喷嘴:使用 1.2mm 壁厚 (2 条线)以加快打印速度。

常见外壳问题排查

  • 壁弱:增加外壳数量或线宽。

  • 表面缺陷:调整 Z 接缝对齐或启用“先外墙”。

  • 墙间空隙:启用“填充墙间间隙”并校准挤出倍增器。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